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第46期逸馨读书会成功举办“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肯休。”这一句出自爱国诗人文天祥的《扬子江》,以磁石指南为喻,体现了他的一片爱国赤诚之心。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创新力量,广大青年学子更应坚定理想信念,心怀家国,将爱国之情融入日常言行。10月24日,金川校区图书馆读者协会于逸夫图书馆一楼新华书店内举行了第46期逸馨读书会。同学们用真挚的分享,带领大家重温那段红旗漫卷、信仰闪耀的峥嵘岁月。
    
林俊晖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以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为背景,传递了“为祖国解放而奋斗”的信念,这不仅成为鼓舞苏联人民抗击法西斯、建设国家的精神旗帜,还成为跨越国界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号。
    
路遥所著的《平凡的世界》由何材艳同学倾情推荐。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这部作品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与思想观念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诞生。书中的内容宛如变革时代的命运交响曲,体现了各个人物的复杂内核,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
    
紧接着,徐嘉辰同学向我们推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经典。它由首位进入中国控制区的西方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其中详细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当时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变革,生动描绘了革命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
    
从历史绝境中读懂信仰的力量——这是陈雨轩同学推荐金一南所著的《苦难辉煌》的目的。该文从第三人称视角出发,客观全景地讲述了人早期的奋斗历程,是一部真正“读懂人从绝境走向辉煌”的史诗。让我们铭记,现在的幸福始于无数人咬牙扛过的苦难。
    
张世康同学则介绍了清朝作者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他的创作源于对科举制度的深刻反思:全书以“功名富贵”为核心,揭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异化——读书人被束缚在功名的战车上,理想被压缩为应试技巧,道德被折算成金榜排名。
    
兰晓龙所著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由赵国臻同学介绍推荐。故事定格在1942-1944年滇缅战场,这是抗战中唯一境外战场,十万将士埋骨他乡,小说让这段被忽略的历史有了温度。小说用细节还原了战争的压抑与绝望,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士兵的生存困境,让那些曾被遗忘的个体苦难与坚守,通过文字得以留存。
    
“红岩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高雅菡同学如此说道。《红岩》由罗广斌和杨益言两位作者所著,是当代文学中一部优秀的革命英雄传奇,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真实地展现了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斗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
    
最后,是高培轩同学推荐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本文深刻描绘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形象,以报告文学的形式,真实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弘扬了英雄主义精神。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照亮前路。本期读书会在热烈的交流与思考中落下帷幕,而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仍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回响。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谁是最可爱的人》,每一部作品都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信仰、奋斗与家国情怀的不灭光芒。愿我们以书为伴,以史为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坚定与热爱。祝贺本次逸馨读书会圆满落幕!